
在我国,最早进行快速阅读研究和推广的是台湾省的一批具有?#37117;?#21331;识的学者。1964年,美国速读专家爱利戈在英文版《中国?#26102;ā?#19978;发表了题为《速读与你》的文章,引起台湾省各界人士的重视。台湾教育界开?#21152;?#20154;研究快速阅读,新闻界有人积极宣传快速阅读,出版界开始出版介绍快速阅读的书籍,还有人到美国进口了一批“速读机”用于快速阅读训练。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王?#38382;?#20808;生和他的王氏速读出版社。
王?#38382;?#27605;业于“中国文化学院中文系?#20445;?#24072;从速读专家鄢慕荣研究?#20309;?#24555;速阅读。当鄢慕荣于1967年去世后,王?#38382;坛?#20102;他的体系,继续研究和推广快速阅读,创立了一套系统的理论、方法和体系,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大批速读人才,截止到20世纪80年代,其学员总数已逾10万人。他还创办了王氏速读出版社,已出版了10多种针对不同对象的速读教材,其中除了他自己的著作外,还有他的老师鄢慕荣撰写的《速读自练法》和他的学生刘振鲲撰写的《如何激发您的速读潜力》也很有影响。他还研制了用于速读训练的目力训练机。
台?#31508;?#19987;附小的校长谭达士女士于1968年开始研究和推广快速阅读,著?#23567;?#36895;读教学》一书,并在自己的学校进行了大面积的教学实验。她的?#23548;?#35777;明:经过训练,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速度可达每分钟300~400字,中年级学生的阅读速度可达每分钟1000字左右,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速度可达每分钟2000字左右,最快的每分钟可达8000字左右。在台湾省速读教学观摩会上,该校以36个班的规模进行公开演示教学,证实了大面积推广和普及快速阅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,其理论意义和?#23548;?#24847;义都是不可低估的。
